耶路撒冷城牆

耶路撒冷城牆(希伯來語:חומות יושלים,阿拉伯語:أسوار القدس)環繞著耶路撒冷老城(約 1 平方公里)。 1535年,當耶路撒冷還是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前身)的一部分時,蘇丹蘇萊曼一世下令重建毀壞的城牆。這項工作在 1537 年到 1541 年之間耗時大約四年。在過去 1,500 年的大部分耶路撒冷舊地圖上,都可以看到這些城牆。

城牆長 4,018 米(2.5 英里),平均高度為 12 米(39 英尺),平均厚度為 2.5 米(8 英尺)。城牆上有 34 座瞭望塔和8個城門,7 個門可通行,為首的東門仍是封閉。東門是進入聖殿的禮儀門,是主耶穌最後一次進入耶路撒冷的城門(太21:1-10),他再來時,要從這個城門進入聖殿做王和大祭司(瑪3:1)。第4世紀,耶柔米將新約翻譯成拉丁文時,將東門譯為金門。起因是人稱在東門祷告聚會的基督徒為美: oraia(意為「美」),但他用音譯,改成拉丁字的aurea (意為「金」) 。因而,沿習至今,後人稱東門為金門。另獅子門原是羊門,乃是舊約信徒驅使代罪羔羊去聖殿獻祭的城門,於今,因蘇丹蘇萊曼一世留在牆上的獅子圖像而得此名。

至於,彼得和約翰叫叫那生來是瘸腿的人,留意看他們金銀都沒有、只把他們所有的給他、就奉主的名、叫他起來行走的美門,是這金門(徒3:2-10),並不是位於聖殿院內,隔開「婦女院」和「外邦人院」之間的「美門」。  1541年,奧斯曼帝國蘇萊曼大帝封閉了金門,以防止彌賽亞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做王。之後,穆斯林也在門前修建了一個墓地,試圖以此不潔之地,防止彌賽亞的先導以利亞祭司通過(瑪3:1)。

而後,猶太人延伸此墓地到橄欖山邊,成為上選的安息地,逝去的總理和烈士便長眠在此,等主的日子到來,彌賽亞經過時,盼得以先復活。近年,神的名號看似出現在東牆上:יהוה (YHWH,The Name of God) 。

1981 年,耶路撒冷城牆與耶路撒冷老城一起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JS map and gates nice

東門两意

東門東門 grave yard

1. Jaffa Gate雅法門:是通往特拉維夫舊城Jaffa港口的主要道路而得名。

2. New Gate新門:主後1887年新造,進入基督區的城門。
3. Damascus Gate大馬士革門:主後1537年土耳其蘇里曼大帝建造,是通往大馬士革的道路。

4. Herod Gate希律王門:一度被誤認城門靠近希律安提帕官邸而命名,這是進出穆斯林區的城門。因為城門上裝飾花朵石雕,所以又稱“花門”。

5. Lion’s Gate獅門 (古稱羊門)因牆上的獅子圖案而得名,城外則是前往橄欖山的城門必經之地。又名聖史蒂文門是因為大家相信史蒂文是第一位在此被群眾以亂石打死殉教的基督徒。

6. Golden Gate金門:位於聖殿山東邊,猶太人相信他們的彌賽亞(猶太教救世主)降臨時必先通過東方的城門進入聖城,登上聖殿山。所以在蘇里曼大帝將金門封死至今。

7. Dung Gate糞門:古時後每天把城裡的水肥運出去的城門。

8. Zion Gate錫安門:通往錫安山的城門,站在門外就可以看到美麗的Abbey of Dormition聖母安息教堂。

耶路撒冷的八城門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