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山遊

橄欖山遊的全程走陡坡路,約2.5小時,10站不需全遊,從觀景台客西馬尼園1.5小時

Olive mountain

第一站:升天教堂  The Chapel of Ascension

使徒行傳 1:9-11說:主說了這話,他們正看的時候,他就被取上升,有一朵雲彩把他接去,便看不見他了。 當他往上去,他們定睛望天的時候,忽然有兩個人身穿白衣,站在旁邊,說: 「加利利人哪,你們為甚麼站著望天呢?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

升天教堂(The Chapel of Ascension),是個非常小又沒什麼可看的廢墟,而且其實要叫他清真寺而不是教堂。這是西元384年某天一位叫做Egeria的朝聖者找到有腳印的石頭,便宣稱這是耶穌升天前留下的腳印。當時就蓋了拜占庭時期的教堂,之後又被毀、再被十字軍蓋起來。在薩拉丁打敗十字軍後至今它已是清真寺的一部分,因為伊斯蘭教徒也相信耶穌是先知、並且也尊重祂的升天。

除了這個升天小教堂,橄欖山上還有另外三個「升天教堂」,分別是俄羅斯東正教的、德國路德會的和希臘東正教的!這個小教堂嚴格上來說並不是小教堂,而是清真寺。

Olive mountain 1

第二站:主禱文教堂  The Pater Noster Church

往下坡走兩分鐘就是主禱文教堂(The Pater Noster Church),教堂的歷史跟以色列一樣複雜,最初是由把基督教變成國教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康斯坦丁)或是他母親海倫娜在4世紀時蓋的,他以希臘文的「橄欖」 (Eleona )命名這個教堂,君士坦丁的母親一共在耶路三冷指定三個地點蓋教堂,一個是這裏、一個是伯利恆的主誕教堂、另一個是聖墓教堂。可是這教堂已在6世紀時被波斯人毀壞,後來在12世紀時十字軍重蓋它,並且以拉丁文「我們的父 (Pater Noster)」命名此教堂,以紀念耶穌曾教導我們主禱文。

可惜之後又被毀壞成廢墟。最後是由嫁給法國王子,當時已是寡婦的義大利公主在1874年把這個教會蓋起來,她也興建加爾默羅會修女院,並且自己住在教堂旁的小木屋裡。她特別喜歡主禱文,當時她就立了39種語言的主禱文碑,現在教堂裡已經累積到140種語言。這裡有個耶穌時代就有的洞穴,人們相信耶穌曾在這個橄欖山的洞穴教導我們禱告,而那個禱告可能是主禱文。(不過,按照聖經,主禱文應該是在加利利一帶的山上教的,嗯,好吧。)當時老公主沒有找到,不過她有建議要去哪裡找,她死後在1911年考古學家真的找到了那個洞,而且裡面還有拉丁文的主禱文!

Olive mountain 2

第三站:橄欖山觀景台

橄欖山上眺望舊城最好的景觀的地點就是七拱飯店(Seven Arches Hotel)前面的觀景台(Observant Point),事實上這個觀景台不只是風景好,這裡非常適合做耶路撒冷的講解。(含免費廁所)

橄欖山與舊城之間明顯有個小山谷,那就是汲淪谷。也可以看得出地勢,錫安山是在比較高的位置,鏡頭拉一拉也會找到聖墓教堂,佔了許多版面又金光閃閃的建築就是金頂殿,原來的圓頂的黃金已經被偷光了,現在看到的是已過世的約旦胡笙國王賣掉他倫敦的房子,花了820萬美金買的85公斤的黃金貼上去的。你可以看見它旁邊有個像是廣場的空地,和另一個比較小、帶著鐵灰色圓頂的建築物,就是阿克薩清真寺。對於猶太人來說,這廣場是他們心中最神聖的地方,因為這是以前聖殿的位置。

Olive mountain 3

第四站:先知墓

根據猶太傳說,這是先知哈該、撒迦利亞和瑪拉基的墓,還有另外47個跟從他們的門徒(學生)的墓。這個洞不是天然的,而是先知們刻意要安葬在此所挖的洞。這裡有猶太人安葬死人會用來洗手的石缸、排水道,還有準備死人用的台子(1.5公尺長),許多瘦長的單人洞穴等。

Olive mountain 4

第五站:主泣教堂

沿著階梯往山下走,右手會看到像眼淚形狀的主泣教堂(Dominus Flevit)象徵耶穌的眼淚,四角的瓶子象徵裝眼淚的瓶子,這是座建於1953年的天主教堂,其建築師和客西馬尼園裡的萬國教堂是同一個人,叫安東尼‧巴路奇(Antonio Barluzzi)。教堂裡面可以拍到以十字架為主體的耶路撒冷。這裡還有不錯的景觀可看耶路撒冷舊城!

Olive mountain 5

第六站:猶太墓

從第一聖殿開始的虔誠猶太教徒都會希望可以被葬在這裡,盼彌賽亞降臨時,進入東門前,先得復活。這裡應該是最貴的「復活山莊」,4’x2‘ 位置就要$22,500,但還一位難求。葬在這裡的猶太人都得是個人物或是有錢人,像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格農(Shai Agnon)、以色列前總理貝京(Menachem Begin)就葬在此。這裏大概有15萬個墓,一大片排得密密麻麻但整整齊齊的!大衛兒子押沙龍墓埤历經~2000年仍高立在此。

Olive mountain 6

第七站:客西馬尼園 Garden of Gethsamane

最後就是主耶穌受難前最後祷告的客西馬尼園(Garden of Gethsemane),園內眾多古老的橄欖樹見證了耶穌在這裡的被捕。

Olive mountain 7

第八站:萬國教堂 Church of All Nations

萬國教堂是蓋在客西馬尼園的一個教堂,得此名是因為建堂經費是來自12個國家的奉獻,所以外面羅馬風格的12個拱頂就紀念那些國家的奉獻。萬國教堂蓋在橄欖山的山腳,與舊城隔著一個汲淪溪。教堂內祭壇前置有傳說耶穌俯伏在地的那塊「傷痛的石頭」(Rock of Agony)。

Olive mountain 8

第九站:童女馬利亞墓 Tomb of the Virgin

萬國教堂旁邊,地道下去,進入蠻大的内室,內頭裝飾十分華麗,焚香味也很重,便是紀念 童女馬利亞的墓 The Tomb of Mary。

Olive mountain 9

第十站:抹大拉的馬利亞教堂 Church of Mary Magdalene

有個金光閃閃造型特殊的東正教教堂,1888年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蓋這間叫抹大拉的馬利亞教堂(Church of Mary Magdalene) 來紀念他母親,也叫瑪利亞。目前由俄羅斯東正教會管理,它只有周二和周四上午10點-12點對外開放。這個教堂內設修道院,約有30位修女。抹大拉的瑪利亞在俄羅斯東正教、天主教、英國公教和路德會教會裡都被視為聖人。她跟隨主走苦路,目睹了主的釘死十字架、埋葬和三天後的復活,主耶穌曾從他身上趕出七個鬼(可16:9)。

Olive mountain 10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