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8:00-10:30,大屠殺紀念館
旅館早餐後,坐小巴到大屠殺紀念館,停留2小時。
紀念館以揭露和控訴戰爭,以及種族滅絕的法西斯暴行為主題,通過大量的實物、影像、圖片和模型等,表現了猶太人曾經遭受的迫害、凌辱、離鄉背井、家破人亡的苦難經歷。那些駭人聽聞的手段,觸目驚心的數據,慘不忍睹的場景,在讓人備加同情的同時,也從心底裡發出對正義與和平的呼喚。
紀念館建於1953年,它的設計和建造極富創意和特色。主展館的地面設計成了先下坡後上坡的緩緩坡道,寓義猶太人曾經的歷史深淵與對和平安寧的嚮往,走在其上讓人油然而生一種沉甸甸的感覺。紀念館主體建築是一座長180米的稜柱體,建築半懸空在赫茨爾山頂,牆面全部是清水混凝土,沒有附加任何裝飾,只在屋頂採用了很窄的玻璃頂窗。
同時,也哀悼遭侵華日軍在南京大屠殺遇難的同胞。紀念館位於原日軍大屠殺遺址之一的萬人坑,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慘案的專史陳列館。展館分為廣場陳列、史料陳列、遺骨陳列三個部分。廣場陳列有記錄大屠殺時間的十字架形標誌碑、刻著遇難者名字的「哭牆」、記載大屠殺史實的浮雕、大型石雕母親像、「萬人坑」遺址等。
II. 10:45-12:45,以色列博物館
以色列博物館於1965年建成,雖不是很大,但它的展示設計得很好、又呈現出廣泛的3000年以來這塊土地所涵蓋的歷史文物及聖經珍物,讓人更相信聖經的真實性。
聖書之祠藏牧羊人在昆蘭洞穴发現的死海古卷;此古卷在1947至1956年间於死海北岸的KhirbetQumran昆蘭地區与周围11个洞穴中发现。建了一座呈古卷陶甕形狀的前衞展館,展出古卷的複製本。死海古卷的發現震撼全球,除了是目前世上最古老的希伯來《聖經》抄本外,(~1000BC),內容也指出了《聖經》的證據。另藏有阿勒頗抄本(Aleppo Codex, 930BC)。今年初蘇富比拍賣行宣布,有本David Solomon Sassoon(沙遜)於1929年 私藏的「沙遜抄本」,稱為Codex Sassoon,約溯自1200 BC年,迄今為止是發現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希伯來語聖經,將於5月16日在紐約拍賣,估值5000萬美元,有望成為史上最昂貴的歷史文件或手稿。
聖書之祠的主体部分被設計成圆柱状,是模仿猶太人的古經卷筒外型,其地面则有二座相對建物。水池中央的白色圆顶象徵光明之子Sons of Light,黑色石牆则象徵黑暗之子Sons of Darkness,黑白相對正是黑白两大權勢對峙的意象。约2000多年前,在發現死海古卷的昆蘭地区曾經有古猶太教的爱色尼教派隱居在該处,光明眾子和黑暗眾子之间的争戰正是常常出現在該教派的經卷和祈祷書之中。
耶路撒冷聖地模型是第二聖殿後期耶路撒冷城的一個1:50比例模型。該模型原來位於耶路撒冷的聖地酒店,2006年6月遷往以色列博物館新址。該模型測量2000平方米,1966年由聖地酒店的老闆漢斯·克洛赫 (Hans Kroch)委任,以紀念他的兒子雅各(Yaakov),一位在1948年以色列獨立戰爭中戰死的以色列國防軍士兵。該模型由以色列歷史學家、地理學家邁克爾·阿維·約拿(Michael Avi-Yonah)根據弗拉維奧·約瑟夫斯(Flavius Josephus)的著作和其他歷史文獻設計。該模型包括希律聖殿的副本。從1974年起,約拉姆·塔薩菲爾(Yoram Tsafrir) 監督了耶路撒冷的聖地模型。2006年,該模型遷往以色列博物館雕塑園的南部邊緣。為了遷移,該模型被鋸成1,000件,後來重組,花費350萬美元
III. 12:45-13:45,午餐Pundak Ein Kerem,施洗約翰出生地的 Ein Karem
約翰便是以賽亞書上所記神要差遣使者,在主耶穌前面(賽40:3),「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瑪3:1) 當時約翰的雙親撒迦利亞和伊麗莎伯住在猶大的因基琳膝下空虛(路1:39),經天使報佳音,告訴他們將會得子並要取名為約翰(路1:13-17),撒迦利亞因懷疑天使被罰成為瘖啞不能言語,直到約翰出生受割禮的時候才開始說話(路1:68-79)他的話語以24片磁片,用不同文字書寫成讚美詩鑲在前庭的山壁牆上。
V. 14:30-18:00, 約帕古城,晚餐
以色列人進迦南地,約帕是但支派分得的地業 (書19:46) 。在聖經中,約帕港可算是最古老的海港,昔日所羅門建造聖殿時,推羅王希蘭所供應的香柏樹木材,就是在黎巴嫩紮成筏子,浮海運到約帕,再由陸路運到耶路撒冷 (代下2:16) 。回歸後的猶太人重建聖殿根基,用糧食和推羅人、西頓人交換香柏樹木材,也是由海運經此 (拉3:7)。
在約帕,新舊約聖經各記載了一個和傳福音有關的事。先知約拿,被上帝呼召去亞述首都尼尼微傳福音時,他不肯去,逃跑了,並且為躲避耶和華,而來到約帕,要搭船逃往他施〈西班牙〉去;結果被大魚吞進腹中 (約拿一章) 。
新約時代,彼得在約帕硝皮匠西門的家中,得到了異象,要他去向外邦人傳福音,彼得不明白上帝為何要他如此做;但彼得順服聖靈的指示,去哥尼流家中傳福音,讓他全家得救,將福音的種子播撒在該撒利亞的外邦人之中 (徒十章) 。此外,彼得也使約帕的女信徒多加復活,讓眾信徒的心得到安慰 (徒9:36-42) 。
今日的約帕與特拉維夫合稱為雙子城,從約帕可以看到整個地中海沿岸及特拉維夫。在此有一座教堂,稱為聖彼得堂,主要是紀念彼得在此使女信徒多加復活的事蹟。外型典雅簡單,內部裝飾精緻壁畫的聖彼得堂,是約帕的地標,彷彿向著大海宣誓,福音使命要如浪潮湧不止息地世界拓展。
約帕古城令人有很大的反思。神的救恩不因先知約拿的不願意、隨隨便便的做,尼尼微人竟然全城悔改;也不因使徒彼得的偏見而受侷限,遠在該撒利亞的外邦人一樣的領受聖靈。
VI. 19:00,回耶城旅館休息